設定正確胎壓?在那之前可以先測量胎溫。為了在動態中保持輪胎最大接地面積,找出輪胎提供的機械抓地力,其對應的數據就是胎溫!

 

車主充電站編輯部:

輪胎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編輯部找到專業車手Jaku黃于晏YuYen Huang,希望能將輪胎設定的基礎觀念(胎壓、胎溫)簡易介紹(真的只能簡易,不然你們會直接把文章關了)給喜歡運動操駕的車友們。

 

Jaku:其實最近我也想拍影片來講輪胎知識,可能用影片會更清楚(等上片編輯部將會更新至文章內),如果要講細,可以寫篇論文了(編輯部:如果以跑山、上賽道日的車友為對象分享基礎觀念呢?)。

 

為了最大的抓地力,我們的目標是讓車子擁有最大接地面積。而所謂的最大接地面積不是只看車子靜止的時候,必須考量到直線加速時的接地面積,重煞時的接地面積,以及入彎、彎中、出彎時接地面積,那是一直在改變的。

 

 

 

在不同的接地面積設定(胎壓、定位)之下,輪胎會有相應的胎溫結果,所以我們在操駕後用胎溫來檢驗我們的車輛設定是否良好。

 

編輯:如果以業餘玩家來看,簡單來講跑完麗寶賽道,或是跑完山,輪胎胎溫的分布狀況怎樣才是合理的?

 

Jaku:當駕駛跑完衝刺圈回來時,最合理的胎溫分布是內側最高溫,外側最低溫,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大致上就還不錯。至於溫差要多少是最佳設定,其實還有很多變數。(編輯:怎麼說呢?)

 

有外傾角的情況下,走直線的時候內側跟中間會持續接觸到地面,內側接受的壓力大於外側,因此外側降溫最快,內側最慢。彎中極限的時候,你外側的溫度到底多高,是否在最佳工作溫度範圍內,光靠冷卻圈後回來Pit內量測溫度是沒辦法搞清楚彎中的表面溫度數據。回到車庫量到的溫度不是場上真正的溫度,只能當作參考來推測。

 

不同胎種(街胎、半熱融等),內外側的配方不同

 

尤其每次不同人冷卻時的車速、時間長短、賽道溫度都不同,做完單圈繞5分鐘回來量溫度跟做完單圈持續衝刺馬上回來量,跟車上有即時數據看即時胎溫分佈,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溫度數據。所以如果要觀察你的胎溫分佈跟量測紀錄,最好每次控制一樣的變因去比較會更加客觀。

 

每一台車的配重、底盤、駕駛操作風格都不同,必須不斷測試才能找到自己輪胎的最佳抓地力以及相應的最佳輪胎工作溫度,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答案。但大方向是如果冷卻圈開的慢,內中外的溫差就會更大一些,如果不停衝刺直接回車庫,溫差會小一點,如果用針頭式測量胎內溫度也會比紅外線測量表面的溫度更客觀一點,因為表面散熱的速度遠快過胎內。

 

除了溫度,內外側磨損的程度差異也是一個指標

 

編輯:了解了,另一個玩車永恆的問題:胎壓的設定。關於運動操駕的胎壓相關知識,Jaku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Jaku:很多人都喜歡問我(胎壓到底要打多少?),這因素太多沒辦法直接回答,但是基本的邏輯是這樣:

 

1.胎壓越低,胎溫上升速度越快。胎壓越高,胎溫上升速度越慢。

 

2.胎壓關乎兩件事情,第一個是支撐性,第二個是變形量。

支撐性:胎壓夠的時候,胎壁才不會折。軸重量較高,支撐性就需要好一點,軸重量較低胎壓相對就低一些。也因此,FR(前置後驅)前後胎壓通常一樣高,FF(前置前驅)前輪胎壓通常比較高,RR(後置後驅)後輪胎壓通常比較高。

 

如果車子避震器較軟,你會希望胎壁支撐性再好一點,胎壓可以相對高一點。卡丁車沒有避震器,只有輪胎支撐性,因此卡丁調胎壓就是在調避震器軟硬,胎壓在某種角度上就是一種彈簧係數。

 

胎壓低,車子的側傾就較大;胎壓高,你的支撐性好,入彎指向性就越好。因此不要一昧的認為胎壓高就是抓地力不好,這是要看情況的。

 

側傾問題,不能單考慮避震器的設定,胎壓的支撐性也是關鍵

 

變形量:第二個是變形,尤其是「胎面」的變形量。胎壓低,輪胎的變形量就更大,反之變形量就小,這個變形量的能量就是輪胎熱能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前面提到的第一點就是這個原因。

 

這個時候你必須考量,依我今天的(天氣、賽道地面溫度、車況、路況等),我要輪胎升溫快一點比較好一點還是慢一點好?用這個方式去思考你現在要設定的胎壓。

 

只要跑1圈做最速單圈,還是要穩定的練習3圈,5圈或是更長,想必是前者升溫要快一點,後者會希望溫度更平均穩定一點。再來考量的就是我有沒有暖胎時間?像某些賽道日,沒有機會做暖胎,大家第一圈就衝了,那胎壓最好低一點你升溫才會快,但同時也要承受更快過熱的胎溫。至於圈數更長的爭先賽,才會更計較目標熱胎壓與輪胎管理。

 

暖胎圈的升溫速度是車主要考慮的,若前一節暖胎圈結束溫度還熱不起來抓地力不足,就可以考慮再降低胎壓

 

還有一個有趣例子,我開同一台車,同樣的賽道同樣的天氣。今天用同款胎,胎紋有8mm,扭曲會比較大會產生比較多熱。若同款胎胎紋只剩3mm,變形量就比較小,升溫就會比較慢。以上例子你的胎壓就需要打不一樣(我過去跑國外賽道,就有些人很流行用新胎但是削掉一半的胎肉,降低變形量想避免升溫過度)。

 

胎壓知識部分,編輯做個小總結:

胎壓要怎麼打,是根據當天氣溫、車輛前後軸重量、賽事需要的升溫速度、今天車輛在動態中輪胎的支撐性是否足夠,還有輪胎(剩餘肉厚)來做綜合考量結果。絕對不是習慣性、經驗性的一句話說,這款車,胎壓要30psi,或是說米其林PS4S就是要打36psi。

 

最後Jaku有額外的胎壓設定建議給新手:

如果你沒有經驗,不知道怎麼打胎壓,你就先用原廠建議胎壓先上場。這個數值不一定是最佳的,但是也不會大錯特錯,你跑過之後再來修正。如果你直接聽車友的經驗值,但他的車可能是改裝避震器支撐性超硬,或是他的性能輪胎跟你胎款差異太大等等,未必最適合你。

 

延伸閱讀:輪胎基礎知識、各款輪胎集體開箱評測、輪胎規格彙整懶人包

輪胎知識我們懂多少?怎麼設定胎壓?胎溫呢?聽聽專業車手怎麼說-車主充電站 was last modified: 8 7 月, 2021 by freshma